【学术回顾】曹正汉:纵向约束的体制——中国历史上走出一统体制的思想探索

发布时间:2021-12-21


主讲人:曹正汉 教授

主持人:谭荣 教授

时  间:20201023

地  点: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公共管理学院311会议室

内  容:针对“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矛盾”,古代学者和当代学者的研究差异在何处?

     “纵向约束的体制”又如何推进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?



纵向约束的体制——中国历史上走出一统体制的思想探索

/曹正汉

在中国国家治理研究领域,有一个贯穿古今的重大问题,即“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矛盾”。这一矛盾是指,“一统体制的集中程度越高、越刚性,必然在相应程度上以削弱地方治理权为代价,其有效治理的能力就越弱;反之,有效治理能力的增强,意味着地方治理权的扩张,常常表现为各自为政,又会对一统体制产生巨大威胁。”(周雪光,2017)。此种矛盾不仅存在于当代,而且存在于历史上建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之中。然而,关于“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矛盾”的研究,在当代学者与古代学者之间,却存在着明显差异。总体来说,当代学者重实证分析,分析一统体制如何应对此种矛盾;古代学者重思想探索,着重于在思想上探讨如何走出一统体制。而且,古代学者的思想探索,未能在当代得到充分理解和讨论,当代学者的研究也未能与古代学者展开充分对话,以至于在学术研究上古代与当代存在着明显的断裂。  

一统体制”是指国家权力逐级向上集中,最终集中于单一的中央权力中心,使得中央权力中心对各地区、各行业、社会各领域的所有事务,均拥有最高的和最终的决定权。在中国历史上,一统体制始于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,宋以后,郡县制日益发达,皇权大为扩张,逐渐形成典型的一统体制。因此,对于“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矛盾”,宋以后学者已有深刻认识。如顾炎武总结历史上封建与郡县之争,提出著名的两难问题:“封建之失,其专在下;郡县之失,其专在上”。清代李塨把这个两难问题说得更清楚:“封建之利在藩屏天子,分理其政事,势可以长久;害在世守强,弑逆战争不可制,而生民罹其毒。郡县之利在守令权轻易制,无叛乱之忧;害在不能任事,奸宄可以横行。”这说明,宋之后,学者们已意识到,在国家体制的建构上,中央统治与地方治理之间存在着矛盾,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统治,但是,不利于地方治理。此即当代学者所指的“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矛盾”。

对于如何解决中央统治与地方治理的矛盾,历史上学者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思想传统。这种思想传统的一大特征,就是从纵向约束的观点出发,探讨国家体制问题,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,及中央与地方关系,目的是在中央、地方与社会之间形成某种程度的相互约束关系。我们从这种思想传统中,可以提炼出关于国家体制的一种思想模型,我名之为“纵向约束的体制”。这种思想模型包含着国家治理的一项基本原则,即统治与治理分开原则。此项原则表现在三个维度上:第一,在中央政府内部,把政权与治权分开,以解决中央政府的代表职能与管治职能之间的矛盾;第二,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,把中央统治与地方治理分开,以解决中央统治与地方治理之间的矛盾;第三,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,把国家统治与社会治理分开,以便在国家统治与社会自治之间取得平衡。到明末清初,这种思想传统开始酝酿出郡县制改革和转型的理论;到清末,进一步成为清末立宪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的一种思想来源。因此,我们有必要梳理历史上这种思想传统,并与当代学术研究联系起来,以推进对“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矛盾”的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