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情操论》导读(2):背景、结构、要点

发布时间:2021-12-22

【转载出处】罗卫东 来英书院

亚当.斯密的名声如雷贯耳,甚至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。他的巨大影响来自于两部著作,一部是1759年问世的《道德情操论》,另一部是1776年出版的《国富论》。

这两部书都是斯密呕心沥血之作,但各自的命运却大相径庭。

《道德情操论》甫一问世即引起轰动,伦敦城里“洛阳纸贵”,甚至一些上流社会的小姐也以手捧一册为时髦,斯密的终身好友、哲学家休谟曾经在信中调侃,一个严肃的哲学家有那么多附庸风雅的粉丝,未必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。然而,好景不长,该书不久即落寞寂寥,在斯密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,几乎无人问津。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又引起了新的关注,这一状况才有了改变。而《国富论》不仅在知识界,而且在社会和政府引起持续的关注、重视和好评。两百多年来,它的影响不断地超越时空的限制,在全球传播。斯密凭借此书,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。对于学术圈以外的大多数人而言,斯密的主要声誉来自于他是《国富论》的作者。

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是,无论外界对《国富论》如何地推崇,斯密本人似乎更加重视他的《道德情操论》。从他修订这两部著作的次数上,也可以看到这一点。《国富论》自1776年初以后,短期内先后修订了两次,出了三版,这两次都是文字表达方面的小修改,1783年后,斯密再未对其做新的修改;《道德情操论》则从1759年初版之后,直到斯密去世前,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修订甚至大幅度改写,累计进行了五次。其中1763年的第二次修改,增加了对良心问题的长篇讨论,尤为值得关注的是,在死前三年启动的最后一次修改中,斯密可谓殚精竭虑,他视此次改写为对人世最后的告别,极为重视。年逾花甲的他,克服了年老体衰的困扰,全身心地对这本成名作加以改写,增加了份量巨大的全新的一卷:“论德性的品质”,其中对许多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。对《道德情操论》这本很多后来人眼中的平庸之作,斯密则十分珍视,将其置于《国富论》之上,作为自己毕生中向世界贡献出的最重要的作品。

对于同一本书,本人和外界之间评论的反差之大,这不仅令人惊讶,更应该发人深省。

二、《道德情操论》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

《道德情操论》,顾名思义,是阐述人类道德情感的性质、起源、内容、功能及其社会后果的书。斯密想要在这本书中回答一下几个问题,

第一,人类为什么会有道德判断?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,道德规则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,是否有人性的基础,如果有,它是什么?

第二,人类社会成员彼此的道德判断,最初受什么因素的影响?为什么我们对于别人的言行会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,或者赞赏,或者反对?我们倾向于对他人的言行进行奖励或者惩罚的依据是什么,“正义感”如何产生?

第三,人为什么会有“良心”,良心应该如何解释?自我肯定、内疚、忏悔等的感觉与良心是什么关系?良心如何产生以及怎样主宰人的言行?

第四,一桩事情或一件物品的“美感”、“效用”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决策,这在多大程度上是应该的?为什么有些人为买椟还珠,本末颠倒?为什么会产生不择手段去达成一个正当目的的行为动机?人类该如何对这样的事情做出评判?

第五,流行的习俗和惯例是如何影响道德判断和决策的,其正当性何在?如何评价人类历史上的习俗与道德?

第六,人类要形成彼此合作的社会秩序,除了“同情”、“正义”、“良心”、“审美、“习俗”这类因素,是否还有其他的因素?一个人要过得幸福,需要什么样的个人品质?一个“好社会”需要社会成员中的个体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?有利于增进自身幸福和他人幸福的道德品质如何才能得到?

对这六个问题,斯密的《道德情操论》分别用了六卷文字来加以阐述。斯密的意图,并不是简单地、分别地对这些问题做出解释和回答,而是要把它们置于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严谨的体系之中。他要建立一种完整的、不同于以往的新的道德理论。斯密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,不仅有高度的自觉,更有高度的自信。他的《道德情操论》的最后一卷即第七卷,以较大的篇幅来定位自己创立的理论与以往理论的异同之处,指出了先辈学术思想的特点、不足,阐明了自己的贡献。

从结构上看,《道德情操论》既完整又严谨,是一个层层递进、环环相扣、不断提升的思想理论体系。